法律问答 小心!购买日本现成公司申请经营管理签证的陷阱全解析

jpstartups · August 25, 2025 · 12 hits
JPStartups

购买现成公司以申请“经营・管理签证”(以下简称经营管理签证)的风险。

近期,不少外国人希望通过收购小公司来“快速拿到签证”。现实却是:小公司转让价值低、问题多、风险大。加上 2025 年新政(对业务真实性和稳定性审查更严),这条“捷径”很可能变成“陷阱”。以下结合行政书士、税理士朋友的经验和行业案例,为大家详细解析。


一、为什么小公司转让价值低?

经营管理签证的核心是“真实、稳定的经营活动”,入管局并不看重公司成立年限,而是看是否有真实业务和盈利能力。

然而,市面上大多数可转让的小公司:

  • 资本金少(几百万日元起)
  • 无实际业务(所谓的“休眠公司”)
  • 常年亏损(无稳定客户和收入)

这类公司即便收购了,也很难通过经营管理签证的审查。2025 年若新政实施,要求更高资本金(可能 3000 万日元以上)全职员工,这些小公司几乎完全失去意义。从零注册公司,反而更干净、合规,也更容易获批。


二、收购小公司的主要风险点(避坑指南)

1. 隐藏债务与财务风险

  • 未付税款、社保欠缴、供应商欠款:账面看似正常,实则暗藏问题。
  • 银行账户冻结或拒绝使用:收购后,银行可能因合规拒绝新所有人使用原账户。
  • 签证影响:财务状况不健康,入管局直接拒签。

2. 法律与监管风险

  • 劳动法违规、反社会势力关联、过期许可:许多特定行业许可证不能转让(如宅建、废弃物处理等)。
  • 诉讼与行政处罚:收购后可能“继承”诉讼风险。

3. 签证审查风险:休眠公司无用

  • 无真实业务记录:过去 3 年无销售或亏损,直接被认为“无业务实态”。
  • 资金来源可疑:借贷资金、来源不明资金、转让价格异常,都会引发怀疑。

4. 交易程序复杂,缺少专业支持易出事

  • 涉及股东大会决议、法务局登记、税务申报、合同转移
  • 手续不完整=法律连带责任:卖家即使“卖掉”,若未正确办理登记,仍然是名义法人,未来若买家违法经营,卖家也要承担责任。

5. 洗钱与非法用途风险

  • 买家用作洗钱或资金转移:特别是在外国人间转让常见。
  • 反洗钱监管严格:一旦涉及非法资金流动,买卖双方都可能被调查。

6. 中介与文化差异的陷阱

  • 中介可能偏向卖方利益,买方吃亏。
  • 语言文化障碍导致合同漏洞、客户和员工流失。
  • 后续签证更新失败:1 年后无业绩,签证可能被取消。

三、卖家也有风险!别以为卖掉就没事

  • 手续不全仍被追责:买家违法经营、欠税,税务局和警方仍会找登记法人(卖家)。
  • 被买家用于非法用途:一旦公司涉及洗钱或诈骗,卖家同样可能被牵连。

四、安全转让=高成本,没有专业人士介入就是大雷

想要相对安全的转让,需要:

  • 行政书士:确认转让不影响签证、合规性审查。
  • 司法书士:法务局变更登记。
  • 税理士:财务尽调、税务风险排查。
  • 律师:合同审查、风险控制。

这些专业服务费往往非常高,远比重新注册公司还贵。


五、结论与建议

  1. 对买家:不要幻想“买现成公司就能快速拿签证”,风险巨大且不一定成功。注册新公司更安全、成本更可控
  2. 对卖家:不打算经营的公司,直接注销或休眠,比转让更安全,避免被未来风险牵连。
  3. 对所有人:经营管理签证的本质是“真实经营”,无论买卖公司,最终都要有实际业务和盈利,否则签证无法长期维持。

购买现成公司看似省事,实则风险无穷。随着 2025 年政策收紧,这条“捷径”将彻底行不通。与其冒险,不如正规创业,找专业人士协助注册新公司、规划业务,才是稳妥之路。

No Reply at the moment.
You need to Sign in before reply, if you don't have an account, please Sign up firs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