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不少在日华人创业者在 小红书、微信群 等平台上,看到有人收购或出售“日本领收书”(領収書)。有些甚至是便利店、超市随手打印的小票,也有人通过公司直接“虚开发票/虚开收据”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,其实涉及严重的法律风险,可能导致 补税、罚款、刑事责任,甚至影响签证和公司存续。本文结合日本相关法律,系统分析买卖和虚开领收书的风险,提醒大家务必谨慎。
用途:
根据日本《民法》第 486 条,付款人有权要求商家出具领收书。因此,它在会计和税务中具有重要作用。
目前常见的有两类:
税务风险:
诈骗罪(刑法第 246 条): 通过虚假报销骗取公司资金或少缴税收,属于诈骗行为。
签证与信用风险: 创业签证持有人若涉及逃税或诈骗案件,可能影响续签与永住申请。
幇助罪(刑法第 62 条): 明知对方会用于虚假用途仍出售收据,即便只是“卖掉不要的小票”,也可能被追责。
税务风险: 出售收据所得如果未申报,构成偷税,需补缴加算税。
个人信息风险: 收据可能包含顾客姓名、会员号等,随意出售可能违反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。
相比倒卖小票,公司虚开收据/发票属于更严重的违法行为:
⚠️ 案例:日本警方曾查处过餐饮店给客户虚开数百万日元“接待费收据”的案件,结果餐饮店老板和客户双双被判刑。
对于创业者,如果确实有账务或资金压力,以下方式是合法且安全的:
不论是 在小红书、微信群买卖收据,还是 公司虚开领收书,都可能触发日本法律的 逃税、诈骗、伪造文书罪,风险远超想象。
对于在日创业的我们而言,合法合规是立足之本。短期的“灰色操作”可能换来巨额罚款、刑事责任甚至公司倒闭。与其冒险,不如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,寻求专业税理士的支持。
👉 提醒大家:看到相关帖子请提高警惕,不要参与,更不要抱有侥幸心理。守法经营,才能在日本真正长久发展。